时间:2024-11-25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基层干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其工作绩效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福祉与社会的稳定。在新时代背景下,以群众之评来衡量基层干部之绩,不仅是对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创新与完善,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对加强基层治理现代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nbsp;[&]nbsp;[&]nbsp;基层干部身处一线,与群众朝夕相处,他们的工作涉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群众作为基层干部工作的直接感受者和受益者,对干部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成效有着最为直观和真切的体会。一个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干部,群众能够从其日常工作的点滴细节中感受到关怀与温暖;反之,那些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干部,群众也能一眼看穿。例如,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积极奔走协调资源、带领群众清理垃圾、改善村容村貌的干部,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社区服务中,耐心倾听居民诉求、高效处理邻里纠纷、用心组织文化活动的社区工作者,居民们也会给予高度认可。这种来自群众内心深处的评价,远比任何形式的官方考核都更具说服力和公信力。 [&]nbsp;[&]nbsp;[&]nbsp;以群众之评量基层干部之绩,能够有效激励基层干部主动担当作为,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当干部深知自己的工作成绩取决于群众的满意度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将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众多基层干部为了赢得贫困群众的认可,不辞辛劳地深入贫困山区,精准识别贫困状况,量身定制脱贫方案,手把手地传授农业技术,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他们之所以如此拼搏,正是因为群众的脱贫致富就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好评价。这种激励机制促使基层干部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以更好地应对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创造出更加优异的业绩,赢得更高的群众评分。 [&]nbsp;[&]nbsp;[&]nbsp;同时,这一评价机制有助于强化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部分干部可能会滋生懈怠情绪和官僚作风。而将群众评分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就如同为干部戴上了“紧箍咒”,时刻提醒他们要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对待每一项工作。在处理民生保障事务时,基层干部会更加严谨细致,确保每一个政策都能落到实处,每一笔救助资金都能精准发放;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他们会冲锋在前,全力维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为他们清楚群众正密切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并会据此给出公正的评价。这种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增强,不仅能够提升基层干部的个人形象,更能重塑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nbsp;[&]nbsp;[&]nbsp;此外,以群众之评量基层干部之绩,为干部的选拔任用提供了重要依据。传统的干部选拔任用往往侧重于学历、资历、考试成绩等硬性指标,而忽视了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群众认可度。事实上,一个在群众中有口皆碑、深受信赖的干部,往往具备较强的群众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适合在基层领导岗位上发挥引领作用。相反,那些只擅长纸上谈兵、搞形式主义,而得不到群众认可的干部,即使拥有光鲜的履历,也难以在基层岗位上长久立足。通过将群众评分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关键因素,可以引导广大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精力真正放在为群众谋幸福、为地方谋发展上,而不是追求表面政绩和个人私利,从而选拔出一批真正德才兼备、为民服务的优秀基层干部,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大的人才动力。 [&]nbsp;[&]nbsp;[&]nbsp;然而,要确保群众之评能够真实、准确、客观地反映基层干部之绩,并非易事,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严谨规范的评价体系。首先,要明确评价标准与维度,避免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主观性。评价标准应涵盖干部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廉洁自律、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并尽可能细化量化,让群众能够清晰地了解评价的依据和尺度。例如,在工作业绩方面,可以考察干部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具体成果;在服务质量方面,可以通过群众对干部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回应群众诉求及时性等方面的反馈来衡量。其次,要拓宽群众参与评价的渠道,保障评价的广泛性和代表性。除了传统的问卷调查、民意测评等方式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评价平台,如开设政务服务 app 评价专区、设立专门的网络投诉建议邮箱等,方便群众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同时,要注重对不同群体声音的收集,特别是那些弱势群体、偏远地区群众的意见,确保评价结果能够全面反映基层干部在各个层面的工作表现。最后,要加强对评价过程的监督与管理,防止评价出现弄虚作假、恶意诋毁等不良现象。建立评价结果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行为要严肃查处,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nbsp;[&]nbsp;[&]nbsp;以群众之评量基层干部之绩,是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通过充分发挥群众评价的导向作用,激励基层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基层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辉煌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
上一篇:让群众评分成为基层干部“试金石
下一篇:从家风之窗,窥领导干部作风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