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7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丰雯丽 - 小 + 大
新质生产力是当下的热词,这一概念自2023年9月提出以来,中央便多次对其进行阐述、部署。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今年十项工作任务之首。梳理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有29个省份提及“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主旋律中的内在要求。 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新质生产力体现了新发展理念,是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是科技创新。创新是一种具有渗透性的发展生产力的要素,强化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超级创新生态系统,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便捷性、及时性,以创新夯实构建发展格局。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现代化,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路径,强化高水平自主技术要素供给,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发展,以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同时要积极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促进制造业绿色化转型。 新质生产力的功能取向是新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的先进性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无中生有,一哄而上,必须实事求是。从新质生产力的概念阐述和实践路径来看,它有明确的定义、内涵、外延清晰。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一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把握好“立”与“破”的辩证关系,不能先破后立,而要先立后破。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获得新质生产力也绝非一蹴而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固根本、立长远的战略之举,需要加速推进促成新质生产力迸发涌现的各项改革。我们要紧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正确指向,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要不为一事之誉、不贪一时之功。(丰雯丽) |
下一篇:谱好“三部曲”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