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其他评论 > 文章 当前位置: 其他评论 > 文章

依法治国:加强新时代基层法治建设

时间:2025-02-05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基层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基所在,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在规范基层执法、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法治基础薄弱、治理效能不足等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部署要求,完善基层法治建设势在必行。

一、聚焦固本强基,夯实法治建设根基

(一)完善基层法治制度体系。要围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全面梳理权责清单,修订居民公约、村规民约,确保基层治理有章可循。司法行政部门需建立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明确完成基层制度“立改废”工作截止时间

(二)打造立体化法治阵地。实施“法治文化浸润工程”,实现街法治公园、村居法治长廊全覆盖。推广“普法直播间”“法律明白人工作室”等创新载体,将法治宣传融入基层党建、文明创建等工作。

二、强化人才支撑,激活法治内生动力

(三)实施“法治头雁培育计划”。组织村(社区)“两委”干部开展年度法治轮训,将依法履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建立基层执法队伍准入制度,新入职执法人员需通过法律知识测试和实务考核。

(四)壮大基层法治服务力量。每个社区(村)配备相当人数的专职人民调解员,培育“法律明白人”骨干。探索建立“乡贤调解团”“法官驻村工作站”等机制,推动政法力量下沉一线。

三、创新治理模式,提升法治实践效能

(五)构建多元解纷体系。深化“枫桥经验”本地化实践,完善“网格排查—分级调解—司法确认”全链条机制。在工业园区、大型社区试点建设“法治会客厅”,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95[%]以上。

(六)推进智慧法治建设。依托社会治理云平台,开发“法治一张图”系统,实时监测分析基层执法、法律服务等数据。推广“码上普法”“云调解”等数字化应用,实现村居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全覆盖。

四、健全保障机制,凝聚法治建设合力

(七)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政府牵头的基层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建立“月调度、季督查、年考评”工作机制。将法治建设成效纳入镇街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权重不低于10[%]。

(八)落实经费保障。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法治阵地建设,参照常住人口数量保障普法经费。建立法治建设奖励基金,对获评省级以上法治示范社区的给予奖金补助

(九)深化示范引领。开展“法治强基三年行动”,每年培育5个法治建设示范镇、20个示范村(社区)。建立典型案例库,推广“商户自治联盟”“物业纠纷联调”等创新做法。

加强基层法治建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长治久安。要以“钉钉子”精神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奋力打造新时代基层法治建设样板,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下一篇:构建和谐社区:社区建设的重要性与实践路径

陕ICP备14011006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电话:tougaoj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pzj.towngov.cn使用 OK文库 Powered by 55T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