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5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从细节出发,把为民办实事落实实处的重要性。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更应以此为指引,从细微之处着手,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细节之处见真章,民生无小事。“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生问题,关乎百姓福祉,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然而,民生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从细节入手。比如,城市中的无障碍设施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出行便利;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影响着千家万户的健康生活;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关乎学生的安全成长。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实则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从细微之处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二、精准施策,确保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为民办实事,不仅要从细节出发,更要精准施策。这要求我们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走访调研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立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同时,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措施,确保每一项实事都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 三、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实事落地见效。为民办实事,关键在于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要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主体,细化责任分工,确保每一项实事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实事落地见效。对于工作不力、进度滞后、群众满意度低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问责,形成有力震慑。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民办实事,还需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为民办实事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报道工作成效,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热情。同时,要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选树一批为民办实事的先进典型,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感染人、激励人、带动人,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一字一句的宣示,一以贯之的理念,一抓到底的坚定。把为民办实事落实实处,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从细微之处入手,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江岸区园林局) |
上一篇:以守正创新为墨,抒写改革发展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