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其他评论 > 文章 当前位置: 其他评论 > 文章

衡量老百姓业绩的关键在于老百姓的口碑

时间:2024-10-2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雒美美 - 小 + 大

为官一任,干得好不好,不仅要看在任时老百姓的评价,更要看离任后甚至身后老百姓的评价。干部干得怎么样,分量有多重,不是衡量老百姓业绩的关键在于老百姓的口碑靠自己说出来的,而是在老百姓心里出来的。用民意甄别干部,既可以准确、快速地发现那些对群众有感情、为群众办实事、帮群众解难题的干部,又能够把那些长期不下基层不接地气、脱离群众的干部出来。如何运用好群众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们当下发挥好群众评价在政绩考核、干部选拔中的作用必能为我们创造更多的价值。

 

政绩考核是知事识人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须坚持数量与质量、效果与效益相统一,不仅看数字增长快不快,也看付出成本高不高;不仅考量经济效益、社会效果,也重考虑政治影响、群众反响。说到底群众评价是政绩考核的硬指标。那么我们的考核方案必须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同时要把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在政绩考核中充分反映群众感受、体现群众评价

 

民意考量干部,既能调动想作为、愿作为、善作为的干部积极性,又能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极大地增强干部干事创业的底气与硬气。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引导领导干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注重考核民生保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推动领导干部把人民安危冷暖、安居乐业放在心上,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民意考量干部,既能调动想作为、愿作为、善作为的干部积极性,又能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极大地增强干部干事创业的底气与硬气。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句顺口溜道出了老百姓对干部的期盼和要求。

 

综上所述,衡量干部业绩好不好,关键在于老百姓的口碑。这一观点得到了历史和现实的双重验证,是评价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雒美美)

上一篇:按好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加速键”

下一篇:守望乡土的记忆—乡镇文化遗产保护之我见

陕ICP备14011006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电话:tougaoj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pzj.towngov.cn使用 OK文库 Powered by 55T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