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其他评论 > 文章 当前位置: 其他评论 > 文章

以正确政绩观引领乡村振兴

时间:2024-10-17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期间,强调了“衡量干部业绩好不好,关键要看老百姓口碑好不好。各级领导干部要向谷文昌同志学习,树牢正确政绩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把丰碑立在人民群众心中。”这一重要指示为广大干部在新时代的作为指明了方向。

正确的政绩观,是干部从政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谷文昌同志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政绩。他在东山县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沙造林,把一个荒岛变成了绿洲,为百姓谋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干部的业绩不是体现在高楼大厦的堆砌和数字报表的光鲜上,而是体现在百姓的生活改善、民生福祉的增进中。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正确的政绩观尤为重要。乡村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百姓生活的根基所在。村级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的“火车头”,肩负着带领乡亲们走向共同富裕的重任。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真正把心思放在乡村发展上,把力量用在为百姓办实事上。

真抓实干是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关键。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干部们脚踏实地去干出来的。要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百姓的需求和困难,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引入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

久久为功是正确政绩观的体现。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干部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不能为了追求短期政绩而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持之以恒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把丰碑立在人民群众心中,是干部的最高追求。当干部离开岗位时,百姓的赞誉和感激是对其最好的评价。只有真心为百姓办事,才能赢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干部们要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之福为福,用实际行动书写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让我们以谷文昌同志为榜样,树牢正确政绩观,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上一篇:关于“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的 心得体会

下一篇: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 精准施策,赋能未来

陕ICP备14011006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电话:tougaoj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pzj.towngov.cn使用 OK文库 Powered by 55T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