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16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近日,中央组织部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工作座谈会,会议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明确了新时期政绩考核的方向与重点,旨在打造一套更贴合实际、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以此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定党性根基,引领政治航向。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政绩考核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强调,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考核全过程各方面,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广大干部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把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使广大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绩考核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完善指标体系,实现科学精准。政绩考核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到考核的有效性。因此,需针对不同地区特点、不同层级需求以及不同岗位特质,制定更精细、更有针对性的考核标准。摒弃“一刀切”做法,采取差异化考核,既能反映地方特色又能体现岗位要求。在指标设置上,不仅要考量经济发展速度,还应纳入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等多元化考核点,力求全方位展现干部政绩。同时,优化考核方式,如日常与定期结合、数据分析与实地考察并重,可有效提升考核的精准度和效率。 优化考核方式,提升工作效能。传统的年终一次性考核已难以满足现代管理的需求。政绩考核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要不断优化考核方式,提升工作效率。一是推行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时数据监控和适时跟踪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二是引入大数据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各类绩效数据,提高考核的客观性和精确度。三是推广第三方机构参与考核模式,增加考核结果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四是简化考核程序,精简材料报送,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干部集中精力干实事、求实效。 强化结果运用,激发干部担当。政绩考核的结果应用是提升考核质量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的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及薪酬待遇等挂钩的制度,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能够让干部清晰认识自身的优点与不足,有助于个人成长规划与改进方向的确定。对于优秀者给予表彰奖励,树立正面典型;对于不合格者则应予以警告乃至降职处理,以此倒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 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是政绩考核的生命线。要构建起覆盖全程、多方参与的监督体系,确保考核过程的阳光透明。内部监督层面,设立专职考核监督组或监察专员,对整个考核流程进行严密监督,预防任何可能的偏差和腐败。对外,利用政务公开平台公示考核方案、过程及结果,接纳社会监督力量,增强公众信任。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考核中的违规行为严厉惩处,维护考核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
上一篇:以有力监督和科学考核推动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