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新的部署,要以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 坚持党的领导,铸就全面深化改革之政治引领的“领航灯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从制定和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实行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改革,取得了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成就。走好改革开放这条“必由之路”,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政治引领,在改革中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集中精力解决好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 发展创新理论,构筑全面深化改革之智力支持的“智慧引擎”。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到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一系列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接续开展,从“第一议题”制度的贯彻落实,到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制度化规范化,全体党员干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党的创新理论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要在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推动改革开放行稳致远、不断实现新突破。 建设过硬队伍,奠定全面深化改革之组织基础的“坚强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具备“八项本领”“七种能力”“七种思维”,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改革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才能在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中练就铮铮铁骨,为全面深化改革筑牢人才根基。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生机活力,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集聚天下之英才,投身新一轮改革大潮,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刘梦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