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点评 > 文章 当前位置: 新闻点评 > 文章

姜萍事件:社会需要多一些尊重和边界感

时间:2024-06-26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近日,中专女生姜萍爆冷拿下数学竞赛全球12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名单中,最终有来自全球各地的801位数学高手成功晋级。在一众名校学生中,17岁的中专生姜萍显得尤为刺眼。排在姜萍前面的,清一色都是来自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的专业数学高手。


消息一出,质疑姜萍作弊的声音此起彼伏,并且持续发酵。在整个事件中,姜萍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只因成绩与学历不匹配,便引来了铺天盖地的质疑、造谣甚至是网暴。有人翻出了疑似姜萍以前的考试成绩单,质疑她此前数学成绩并不突出,却在本次竞赛中脱颖而出;有人说比赛是开卷的,是老师帮她答的题;也有人指出宣传照中姜萍的板书有符号书写错误等。

在学术界,质疑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然而,上升到阴谋论便是忽略了基本的“尊重和边界感”。有些网友的想象力天马行空,说这次比赛是个布局已久的计划,师徒二人联手打造一个“逆袭”爽文,后续姜萍可能开直播带货等。更有甚者,把姜萍的家庭信息全部挖了出来:家在哪里,父母是做什么的,家里境况如何等。显然,未经本人同意,私自将这些信息曝光到网上,已经涉及侵犯姜萍的隐私权了。这是对姜萍的不尊重,更是忽略边界感的无礼之举。

尤其,不论是媒体还是其他为了博取流量的博主,去到姜萍的家里深挖各种信息里。然而,大家真的给予一个17岁的女孩足够的尊重了吗?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议题:对一个人基本权利的尊重和界限感在哪里?我们其实是缺少这部分认知的,现今的网络世界更是如此。

以姜萍事件为例,她在备考决赛的过程中,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妄议所包围,承受着网络带来的巨大的舆论压力。甚至连家庭背景也被披露在网上,个人信息就这样赤裸裸的露在所有人面前。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可悲的现象,说明社会上很多人对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边界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抑或是明知侵权,但为了流量故意而为之。无论是哪一种,都是错误的,都侵害了姜萍的基本权利。

最后,姜萍事件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遭遇,更是整个社会对“尊重和边界感”认知的缺失。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益和尊严,无论他们的学历、职业或社会地位如何。只有当我们懂得尊重他人、保持适当距离时,社会才能向前进步。

上一篇:“让座”争执层出不穷:拒绝道德“他绑”和“自绑”

下一篇:直至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陕ICP备14011006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电话:tougaoj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pzj.towngov.cn使用 OK文库 Powered by 55T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