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20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2025年全国两会后,党中央部署开展为期数月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一举措既是对过去十余年作风建设经验的总结,也是在新发展阶段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战略选择。从“为何重提八项规定”的历史逻辑,到“反腐败斗争深化”的现实意义,再到“人民群众获得感”的价值归宿,这一学习教育活动体现了党的自我革命精神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度融合。 一、重提中央八项规定是历史经验与现实挑战的双重驱动 中央八项规定自2012年出台以来,以“小切口”撬动作风“大变局”,成为管党治党的“金色名片”。当前提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既是巩固成果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新挑战的战略部署。一是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痼疾犹存,尽管八项规定成效显著,但部分领域仍存在执行偏差。例如,2024年山东省查处的违反八项规定问题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8101起,占比65.86[%],。 二是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抬头,在高压态势下,享乐奢靡问题转向隐蔽化。如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等行为屡禁不止,2025年山东省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4198件,占比34[%]。部分干部利用电子红包、私人会所等新形式规避监督,倒逼监督手段和制度建设的迭代升级。三是构建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学习教育活动提出“学、查、改”三维路径,旨在将短期整治转化为长期制度效能。例如,通过建立“八项规定落实指数”量化评估机制,将学习深度、执行力度等指标纳入考核,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 二、让人民群众从“旁观者”到“受益者” 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不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一场赢得民心的实践行动。一方面是民生痛点的切实解决,让群众从身边变化感受到正风反腐的实效。例如,今年要着力开展的校园餐整治、农村“三资”监督等领域都关乎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是执政根基的民心凝聚,八项规定掐住公款吃喝、端掉官僚做派,让群众“心花怒放”,从根本上遏制基层官员的不当作风和腐败问题,是实现基层群众满意度的关键,印证了“反腐得民心”的深层逻辑。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再出发。从历史逻辑看,它回答了“为何重提”的追问;从人民视角看,它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政治承诺。唯有以学促行、以行践规,方能将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持久动力,让这张“金色名片”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