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点评 > 文章 当前位置: 新闻点评 > 文章

直至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时间:2024-06-26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近日,在"中国女孩刘珈图肯尼亚遇险背后”,可看到一个“被困在旱涝灾害循环中的国家”。 肯尼亚频发极端天气据肯尼亚国家灾害行动中心的数据:3~6月,几十年未见的强降雨持续袭击肯尼亚等国,近100万人受影响,逾300人死亡。过去几年,肯尼亚还经历长期干旱,生态环境、经济社会遭巨大损失。 肯尼亚的脆弱与气候变化该国大部分地区以农业为主,且基础设施薄弱,发生极端天气事件,往往造成严重损失。起初无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也写道:地理上看起来异常遥远的南太平洋岛民,跟欧亚大陆东部的许多人居然存在着相当亲近的生理联系。人类本来就应该也确实是一家人,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里,许多问题都相通。有太多的自然环境要素,根本无视人为的行政地理边界,毫不理会什么国境,比如海流、疾病、虫害;也不以人类社会进程中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为节点,如尼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但它们都深深影响了人群的命运。如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导致印度尼西亚发生天然森林大火,澳大利亚尘暴迭起,却让中国南方洪涝成灾。当全球以前所未有速度迅速升温,无人能独善其身。《自然》杂志一项研究估计,到2050年,气候危机每年会给全球造成[$]1.7万亿~[$]3.1万亿损失。 构建韧性社会黑格尔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无论是楼兰绿洲从兴盛走向绝灭,还是环境影响复活节岛文明兴衰,曾经喧嚣繁华的吴哥因适应不了气候变化而败落,目前大部分地区均进入火山活跃期,还是肯尼亚被困于旱涝灾循环……许多学者由此主张,气候波动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但它如何影响历史进程,恐怕得跟当时社会状况联系起来看。若某个时代的社会较健康,抵抗气候变化的能力就更强。“17世纪的普遍危机”提醒我们的可能是:应始终善待社会,保持它处于较正常的轨道,才有能力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大型全球化“黑天鹅”事件;但当这个“黑天鹅”事件难以抵抗时,应尽早认识到,它在实质上是全球性挑战,再在互相理解、充分沟通基础上,建立全球合作实现危机中幸存。《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这样写道。习主席说: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史为鉴,可行否?

上一篇:姜萍事件:社会需要多一些尊重和边界感

下一篇:杜江夫妇意外收养实验犬:实验犬的一生会经历怎样的痛苦?

陕ICP备14011006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电话:tougaoj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pzj.towngov.cn使用 OK文库 Powered by 55T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