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6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曹亚燃 - 小 + 大
“让座”争执层出不穷:拒绝道德“他绑”和“自绑”北京公交警方25日发布情况通报:6月24日13时许,在地铁10号线从知春里开往知春路站的列车上,违法行为人叶某某(男,65岁)因座位问题与另一乘客发生纠纷,扰乱乘车秩序。目前,北京公交警方已依法对叶某某行政拘留。24日,该65岁男子在得知地铁年轻女子拒绝让座要求后对女子动手袭扰,将拐杖放在女子双腿中间一阵横扫,并发生争吵。 2024年3月26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地铁上一年轻小伙疑似坐在爱心专座上,一名年长的女士要求其让座,双方发生争执;2016年2月24日,云南昆明一老人公交车上要求让座打骂孕妇,称欢迎报警;2014年9月5日一长春女子公交车上因身体不适未让座,遭母女谩骂殴打。(以上新闻消息均来源于澎湃新闻) 地铁公交“让座”争执层出不穷,本来体现“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让座行为被蒙上一层“道德绑架”的阴霾,渐渐慢慢变了味。所有人都应该更清楚,“道德绑架”必须停止! “道德”不是侵犯他人权利与自由的理由,“道德绑架”才是真正的不道德。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倚老卖老”等道德绑架的行为侵犯了个人自由,试图通过道德压力迫使他人放弃自己的意愿和利益,期望他人服从于某种道德期望或标准。不顾他人处境的强制性的道德期望完全忽略了个人自主性和道德选择的多样性,实质上来看这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论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笔者认为,即使“己所欲”,也要“勿施于人”。 [&]nbsp; [&]nbsp; [&]nbsp; [&]nbsp; 平衡权利与责任,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应自我权衡。作为生命个体的我们,应有自主独立的判断意识,如何平衡好权利与责任至关重要。就以地铁让座为例,地铁上经常出现人多座少的情况,“老人”、“孕妇”等特殊群体通常被默认成需要帮助爱护的群体,出于爱护他人的道德意识主动或被动让座是一种选择,出h用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比如自身身体状况不佳等)不主动让座或拒绝让座也是一种选择。客观来说,这两种不同的选择没有谁对谁错,而是一种经过自我权衡后的选择。 针对类似地铁争执的情况,笔者认为当事人应沉着冷静处理,尽量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发生;警方应及时参与并调解,防止语言暴力和肢体暴力的持续发生;同样地,事件现场的旁观者也可以在斟酌考虑后提供一定的帮助与调解。 (作者:浙江传媒学院 曹亚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