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9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刘梦昕 - 小 + 大
当前,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扎实开展,“四下基层”是重要抓手。“四下基层”即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多年来,“四下基层”得到长期坚持并不断发扬光大,已成为广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事务繁杂,基层干部是真正了解群众所想、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勤务员”。如今,“四下基层”给广大基层干部的工作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新方法。 用好“四下基层”,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下基层,重点落在一个“下”字之上。既要“下”而有为,也要“下”而有效。这就要求广大基层干部首先要端正思想态度,真正意识到“在办公室里看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都是办法”,要去到田间地头,坐一坐老百姓坐过的板凳,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只有真正走出办公室,走到老百姓身边,倾听他们的心声,才能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才能知道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该落到何处。更要自觉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用老百姓更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开展工作。实践证明,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让干部在乡村一线干中学、学中干,提高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有助于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顺应群众的期盼。 [&]nbsp;用好“四下基层”,将矛盾化解在第一线。探索乡村治理新方式,要结合自治与德治。陕西绥德县满堂川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针对土地承包、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矛盾纠纷多发易发、化解质效不高等问题,在镇、村综治中心建立了17个“说事堂”,选聘乡贤能人、乡镇干部等调解能手担任说事员,通过“来事揽事、理事定事、议事说事”等环节,让群众遇到问题有地方“找说法”、发生矛盾有平台“来评理”。让群众遇事有人管、有人议、有结果,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成为绥德县基层治理示范的一个样板,有力促进了乡村的和谐稳定,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全国涌现出众多“枫桥式工作法”单位,都在有效探索基层自治新经验,用更快的效率、更有人情味的方式,将矛盾化解在第一线,切实让老百姓宽了心,提升了群众生活的幸福感。 用好“四下基层”,全面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进调研方式,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调研。善于换位思考,走进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准确了解群众的所忧所盼。广大党员干部要在主题教育中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从习近平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四下基层”常下常新,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我们要深学细悟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在宁德工作期间开创的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实践,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干,自觉做习近平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把“四下基层”坚持好传承好发扬好,从中汲取精神动力和思想营养,努力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作者:刘梦昕) |
下一篇:努力创造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