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近日,演员杨幂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的"交流之窗"栏目发表了一篇文章,结果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网友质疑杨幂发表的只是c刊,算不上严肃的学术论文,并对此进行了大肆的调侃和攻击。 在笔者看来,这反映出网络暴力的泛滥,已经严重干扰了理性讨论的空间。要注意,杨幂发表的是“c扩”,就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而不是“c刊”即代表学术权威的“cssci核心期刊”。“c扩”虽然不是权威的学术期刊,但也是一本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牌行业刊物。“交流之窗”栏目面向业内人士,旨在分享工作心得和经验体会。杨幂作为影视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在这里谈谈自己的感悟,完全合情合理。她没有标榜自己写的是什么高大上的论文,更没有借此谋求什么学位头衔。那些对号入座的恶意揣测,实为无中生有。 问题的关键不在杨幂写了什么,而在于许多网民对此的反应。他们不是去认真看看文章讲了什么,而是急于搬出“c刊”的帽子扣于在杨幂头上。一个演员写了篇稿子也要被冠以各种标签加以嘲讽,这不是理性讨论,而是“网暴”的表现。在键盘侠们眼里,杨幂这样的公众人物似乎就该是他们口诛笔伐的靶子,可以不分青红皂白地抨击个痛快。一些博主以拿学位论文的标准去要求杨幂的文章,可是人家写的本来就不是什么学位论文,何必削足适履? 造成网暴泛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人蹭热点博眼球,为了流量可以不择手段;有些人盲目跟风起哄,缺乏独立思考;还有些人偏听偏信,轻易接受带有偏见的信息……种种心理和行为,最终形成了一种病态的网络生态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真相往往被淹没,理性讨论无从展开。即便澄清了事实,负面影响也难以消除。 对公众人物的网络暴力,绝不是小问题,轻则损害当事人的名誉,重则可能酿成悲剧。即便普通人也难以幸免,哪怕是无心之失,都可能在网络上被“披露”、被口诛笔伐,最后不得不“公开道歉”。毫不夸张地说,网暴已经成为悬在每个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听任这种歪风邪气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遏制网络暴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一方面,网民个人要提高素质,学会独立思考,坚持事实和常识,不盲从、不添乱、不起哄。遇到负面信息,要学会甄别真伪,不轻易下定论。另一方面,网络平台也要肩负起管理的职责,及时清理造谣诽谤等违规信息,为理性讨论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网络时代,人人都难免无意中成为“键盘侠”,但我们必须要警惕“极端化”倾向。面对纷繁芜杂的信息,保持理性很重要。对他人多一些善意和宽容,给事实一个说话的机会,我们才能构筑起抵御网络暴力的防线,共同捍卫一个理性、友善的网络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