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5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昨日下午,“浙大百万网红陈娴曾遭同学质疑”这一话题冲上热搜,阅读量过亿,引发网友的激烈讨论,公众对于陈娴作为高学历人才,却选择成为网红这一非传统路径持有不同的态度。很多人表示支持,觉得网红直播是个很好的出处。 在2023年,微博发起过一项“当代年轻人就业在关注什么”的问卷,近万名应届毕业生中,有61.6[%]的人表示在就业时会考虑网红直播等新兴职业,说明网红直播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有多大。但是,如此多的毕业生不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位,却选择网红直播这一可能毫无瓜葛的职位又是为何?这背后或许是毕业生对于当前就业形势和大学四年无所学成的“妥协”。 目前的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大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大学生在大一大二的寒暑假就开始找实习,更甚者,在高考结束就被父母送进实习单位,只为日后在就业时更有竞争力。 今年,我国的高校毕业人数达到1179万,比去年增加了21万人,而根据智联招聘的报告,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比例仅为55.5[%],比去年还低2.1[%]。毕业人数在上升,但是就业岗位没有变多,就业市场依然是“僧多粥少”,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粥”就更难了。“粥”虽好喝,但有没有机会喝到是个未知数,有些人甚至都不知道有这种“粥”存在。而网红直播作为人尽皆知的“好粥”,喝的人自然多。 严苛的就业环境是其一影响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还有一方面是大学生涯究竟给大学生带来了什么? 早在2023年,“b站大学”就曾上过热搜,代指大学生通过b站学习大学知识,而不是通过学校教师的讲授。这背后有学生自身不努力、不听课的原因,但学校就没有过错吗?有的。大多数学校安排的部分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毫无用处。许多大学设有就业指导此类课程,但是上课程的老师有些根本没有就业经验,对于就业市场也不了解,都是草草走过,形式主义罢了。还有部分需要紧跟时事的专业课程,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速度,时代已经变化了,教材却还是老教材,教师也是按老方法上,举的老例子,对于学生来说,这种课程帮助并不大。 大学作为学生向社会接轨的跳板,本质上应当让学生经过四年后有能立足于社会的资本,然而目前却是从大学毕业后学生啥也不会,会的也大多是自学。对未来迷茫,对就业焦虑,对社会恐惧,好像变成了大多数毕业生的日常,大学这个“乌托邦”似乎并没有带来什么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网红直播作为门槛相对较低,收入相对客观的职业被毕业生纳入就业的考虑范围。在某招聘平台上,网红直播的普遍薪资为8k[-]12k,但却没有什么职位要求,对于渴求高薪,但没有很多技能傍身的毕业生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同时要注意,网红直播并没有像外界声音所说的“来钱快”,目前这个行业也在趋于饱和。根据浙江传媒学院朱永祥教授所说,“现在很多直播机构,尤其中小主播,降薪降得很厉害。”网红直播能做起来那自然是十分厉害的,但要知道,在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里面才有可能出现一个大主播,从小主播走向大主播的这条路上,可能就会被“拍死在沙滩上”。因此,最实际的还是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适应这个就业市场,“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努力沉淀自己,总有一天会厚积薄发。 |
上一篇:别让键盘侠的恶意淹没理性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