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17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置业公司(简称国能置业)一份高校毕业生招拟录用名单引争议,名单中有13名硕士和3名毕业院校普通的本科生,尽管国能置业驳斥招本科生为“萝卜岗”,但网友们仍持怀疑态度,调侃“为了三碟醋包了盘饺子”。 其实早在之前,“萝卜岗”的新闻也引发过大众关注,如贵州烟草局招体育专业任客户经理,后续回应大多也是流程合规。但这种现象屡禁不止,本质上是招聘流程的制度缺陷,将帮助公司筛选人才的招聘要求变为了指名道姓的“寻人启事”,过分利用“优先录取”的弹性空间,使得其他报名人员成了陪跑。 费孝通早在《乡土中国》中阐述了人情关系的互惠性,而“萝卜岗”的涌现无疑是这种关系的具体体现。带着私心的公权力成为了攫取利益的最好工具,公共岗位成为了人情往来、利益交换的载体。 在当今就业难的社会背景下,“萝卜岗”会破坏年轻人对于就业市场的信任,传播就业焦虑,制造社会矛盾,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应当从制度层面与法治层面进行双重治理,一方面加强监督检查,“刀刃向内”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加大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提高违法成本,有效遏制违法行为。 福之兴莫不本乎室家,道之衰莫不始乎阃内。在中央巡视组对多个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存在违规招聘近亲属问题的披露下,群众监督已成为了人事工作选拔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为,与其陷入对“萝卜岗”制度的过度聚焦与无愤怒中,倒不如将愤怒转换为推动制度完善的监督力量,保持以能力论高低而非学历论高低的信念,推动社会公平制度的完善。 |
上一篇:共建共享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