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点评 > 文章 当前位置: 新闻点评 > 文章

男子与96岁母亲遭酒店集体拉黑:“酒店养老”无以为继

时间:2024-06-25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近日,69岁的上海市民周先生因将96岁的老母亲安置在酒店生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尽管每月需承担一万多元的高昂费用,他却依然坚持在酒店养老。周先生受到了周围人的投诉和排斥,被他住的酒店单方面提前解约,并被嘉定安亭镇的酒店集体“拉黑”。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与银发经济相关的产业链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如今,居家养老、酒店养老、抱团养老和养老中心等新型养老方式看似多元化,但背后的经营问题依旧难解。酒店养老尚在初步探索阶段,没有规范,遇到纠纷只能看个案具体情况,曾经也有过养老酒店,后来没有持续发展,酒店投入产出不平衡是主要原因。目前看来,酒店养老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养老选项,并且缺少在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一些老人之所以把酒店当养老机构,是觉得住酒店比在家里和养老机构更方便。但是,酒店真的适合老人养老吗?酒店并不具有养老的资质和相关的能力,包括服务理念、服务技能、服务设施等。因此,老人在酒店养老对双方来说风险都很大。一方面,老人的安全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另一方面,如果老人发生意外,酒店的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也会急剧上升。

再者,在酒店与老人发生一系列的民事纠纷之后,责任难以清晰界定,甚至浪费了人力物力。一般来说,涉及酒店住宿业纠纷调处的情形,会交由市文旅主管部门协助调解,并根据属地处置原理,相关的工单和投诉被派发至区文旅局处理。但上述调解部门并不具有监察权或执法权,不能要求酒店来配合处理,只能通过司法途径来处理。

“酒店养老”难以解决老人晚年生活的问题,而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在政府的推动下都更有发展前景。但老人的居住问题并不是在酒店才有的,有相当比例的老年人居住在老旧住宅和小区。由于受到建设年代和建设标准制约,老旧小区不适老问题更为突出,没有电梯的老房子多,而且周边用地紧张,养老配套难。适老化改造面临多方面的现实制约因素,若想选择养老机构也面临着高消费、一床难求等情况。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应该将更多注意力投入到适老化环境建构中。

上一篇:“高考钉子户”执着求考却也无可厚非

下一篇:学新闻不吃香了?时代仍在呼唤新闻人的坚守

陕ICP备14011006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电话:tougaoj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pzj.towngov.cn使用 OK文库 Powered by 55T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