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5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6月24日,陕西高考成绩公布。一大四退学考生发帖称自己去年10月退学,休息了两个月,1月开始复习,最终考了641分。该事件引发全网热议,不少网友认为这是不可取的行为,浪费了宝贵的四年光阴。然而,我们不妨跳出世俗的评价框架来看待,对于想去的地方,敲两次门又何妨。 人生不是只有一种模式,成功也并非只有唯一标准。高考是为了上大学,上大学是为了好就业。这样的一条道路似乎是大众对于标准人生的期待,其宗旨是高效率与可预见性,即抗拒试错的随大流。即便是复读,也要考虑“性价比”,大一大二复读尚可理解,大三则为时已晚,“不值得”。大四退学复读更是对这种世俗既定的人生轨迹带来了冲击,四年的试错成本让不少人哗然,也有不少人因此否定该考生,指责其白白浪费了四年,为这四年贴上了“失败”的标签。然而,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唯结果论的思想应该被扫进垃圾堆。不妨说,正是过去四年的经历,让她有了打破常规的勇气,走出了“逆行人生”。 遇到南墙,不妨回头寻找新出口。该考生退学是由于大学期间未通过多门课程,按学校规定,不得不退学。大学四年却无法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这无疑是她人生道路上的一道“南墙”,难以撞破,难以逾越。这样的“南墙”摆在面前,很可能失去前行的动力与勇气,使人生进入停摆的低潮期。但她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可能——回头。她在发现事态已经于事无补之后毅然退学,重新备考,其中的滋味只有她清楚,幸而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的分数没有让她失望。南墙何必撞破,换条路也许是人生转折的契机。 不到最后,孰知结果。时间是流动的,实践是动态的,以一时得失来论成败未免狭隘。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带有时间性和生成性的过程,不仅仅生产文凭,更是以促进人的改变为己任。通过高考重新进入大学,是对高等教育的追求,也是对自己人生的期许。我们不妨对这样的“逆行”人生更加包容,想去的地方敲两次门又何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