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2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徐迎芮 - 小 + 大
随着五一假期将至,关于“2024年劳动节放假通知”一经发布,网友、媒体就对“调休”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调休制度为何不改变?”“放假安排有无优化的空间”等疑问纷至沓来,舆论升温。(4月16日新京报) 前有清明节,后有劳动节,听起来虽然感觉假期很多,但就五一劳动节来说,经过调休后,真正的假期其实只有一天。《中国新闻周刊》在网络上发布调查问卷统计民众对于调休的态度,最终结果显示,近九成的用户选择了“不要调休,也要长假”,另一小部分占多数的“假期长短无所谓,不调休就行”。从调查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出,民众对于调休这种放假模式的拒绝、不满情绪。 假期存在目的本就是为了让大家休养生息,放下工作去关注生活与自身。如今这种调休假期,更像是把几周的双休挤在一块强行休息,然后再让员工连续工作慢慢补回来。这样的放假,于民众而言更像是任务。专门空出几日让我们去消费、去旅行、去促进各地经济发展,时间差不多了,再让我们回到工位上补足假期的空缺。这种放假有何意义。 自从我国1995年实行双休制度后,相应的调休也应运而生,细数到如今已存在20余年。学生们一遇假期就代表着可能在收假后需要进行连续的两周课程,与此同时,上班族们也时常因为调休感觉苦不堪言。大众皆已苦调休久矣,为何调休制度不见调整改变?为何放假安排不见优化?究其根本,或许是民意并未真正向上传达,而相关机关也对时下民意不够重视。让假期的存在回归本心,让民众真正享受到国家假日,我们能做的便是多为自己的权益发声,清楚表达自身诉求,使相关部门重视调休问题,进而就放假模式进行调整。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不少媒体也参与到了调休问题的探讨中,希望在媒体入场与民众舆论的双重关注下,我们期待的放假调休问题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徐迎芮) |
上一篇:基层强则国家强 基层安则天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