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6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姜萍,来自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在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一鸣惊人,打败众多名校学子,以全球排名第12的成绩成功晋级决赛。作为阿里数赛举办以来首位打进决赛的中专在读生,姜萍的成绩受到很多人的质疑,但更多人呼吁保持理性和克制,避免与不明真相的人争论,相信时间终会揭晓真相。 针对姜萍所受到的质疑,其首要原因是大众对于她能力的诧异,一个中专生怎么可能打败清华北大的高材生呢?这属于刻板印象和学历歧视。第二是网络红人效应,几乎每一个突然爆红的新人总会遭受质疑,比如网友扒出姜萍中专时期的数学成绩不及格,以此来揣测姜萍的竞赛成绩造假。第三是嫉妒心理,一些网友因无知和嫉妒对姜萍发起恶意攻击,不愿意承认别人的优秀。 不过更多的网友认为应该尊重姜萍,反对媒体过度报道及网络暴力,认为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不应该轻易地下结论,强调需要有明确的证据支持指控,否则质疑者的行为会对姜萍造成伤害,表达了对姜萍努力的支持。 本文作者认为大多数网友是理智且包容的,我们应该减少对姜萍的关注,让她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业和比赛中,同时也反对过度追捧与贬低的行为,期望姜萍能够专注于追求个人梦想,包括让她专注于数学研究,给她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虽然姜萍具备足够的实力和资格接受质疑,但也不应上升到人身攻击或阴谋论的层面。就算对姜萍的成绩产生疑问,也应该走正规渠道,让专业人士评判,避免不必要的谣言和中伤。 姜萍表达自己的梦中情校是浙江大学后,浙江大学给出感谢及鼓励姜萍继续努力,但不予破格录取的结果。针对此结果笔者认为是合理且必然的。姜萍的努力的天赋固然显而易见,但事实往往不是表面上看上去的如此简单。许多网友认为这是中国教育制度的缺陷,是人才挖掘的缺陷,像姜萍这样的天才就应该被破格录取进优秀的大学进行培养。然而浙江大学如果破格录取了姜萍,那就彻底开通了除高考以外的另一条通往好大学的道路。古往今来,从“举孝廉”制再到现代的各种竞赛,特殊上升渠道总是容易被既得利益者垄断。本就种类繁多的各项竞赛会纷至沓来,竞赛的含金量变低,每一个人都是奖牌得主,难道都要破格录取他们吗?这样还会有人努力高考吗? 因此,浙江大学不予录取姜萍是明智的决策,不能开创特殊渠道的先例。 浙江传媒学院 王思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