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点评 > 文章 当前位置: 新闻点评 > 文章

山区女生不能有“容貌焦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时间:2023-12-28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王芳 - 小 + 大


 

12月27日,新京报更新了记者前往云南实地了解对山区女生帮扶的公益项目的执行情况的视频,发现公众对偏远山区孩子会产生认知偏差。视频中的有的女孩提到将来长大了想祛疤,有的想减肥,有的想当演员。而我们一直以来的对于受助人的想象都是埋头苦学,将来回馈社会。如今受助人呈现出这样的想法不免会引起争议,令人质疑这样还符合资助初衷吗?

在采访公益组织负责人时,提到了两项调查,一项是捐赠人大多数是不理解为什么要在物资宝里装发卡,而事实上对于受赠人而言,她们大多数都是非常喜欢卡子的。另一项是在对于贫困山区的青春期女孩哪种情况更让她们困扰,百分之八十的捐赠人认为是月经羞耻买不起卫生巾,而事实上百分之六七十的女孩们认为青春期长痘长胖更让她们困扰。由此可见,社会公众们对于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存在较大的认知偏差。

美丽并不是富人的专利,但是大多数人在看到富人谈论时尚时肯定不会觉得奇怪,而听到穷人的愿望是祛痘减肥却可能觉得意想不到或难以理解。而这恰恰是一种不平等的看法,是从根本上认为穷富有别。可贫困不应成为限制人们向往美好的因素。

扶贫不是施舍,不应以俯视的角度去看待贫困者,受帮助的也是人,是人就应该理解他们除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也会产生对美的诉求。资助的初衷不正是希望让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而教育并不仅仅是对于课业上的学习,更包括生理上、心理的。不应该用固有的想法局限对她们的认知,每个人无论贫穷与否都有爱美的权利。对于这些山区女娃来说,她们可能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购买昂贵的化妆品、时尚服饰或者享受某些美容服务,所以她们将这些诉求化作心里的愿望寄托在将来。爱美是人的天性,不论社会地位、贫富阶层,都应该受到尊重和理解。

 “容貌焦虑”是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本质上是对生存资源、生存能力的焦虑,是对自身价值不确定的焦虑。贫困地区的女生可能面临更多的挑战,例如经济困难、教育资源匮乏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她们的自我价值感。因此,她们可能会更加敏感地察觉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从而产生容貌焦虑。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贫困地区的女生也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社会审美观念和消费观念。然而,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她们可能无法像城市的女生那样轻松地获取和消费这些信息,这可能会加重她们的焦虑感。如果还被人质疑其不务正业,只会加重其心理负担,增加其自卑感。

所以除了尊重和理解,更应加强教育和引导。对于贫困地区的女生来说,理解和接纳自己的独特性,以及培养健康的自我价值感,是缓解容貌焦虑的关键。同时,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信心,也能帮助她们更好地面对外界的压力。因而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与引导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提供更专业的心理、美学等教育,可以帮助贫困地区的女生建立起积极自信的自我形象。

在推动社会公平和共享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权利,理解每个人的合理诉求,呵护每个山区女娃的爱美之心,努力创造一个让每个人都能够追求美丽的环境和机会。(山西财经大学王芳)

上一篇:第一学历遭歧视,学历应是加分项不是唯一项

下一篇:家庭教育的责任不在于“改作业”

陕ICP备14011006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电话:tougaoj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pzj.towngov.cn使用 OK文库 Powered by 55T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