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更多投稿 > 文章 当前位置: 更多投稿 > 文章

以民评鉴官:基层干部考核的群众标尺

时间:2025-03-2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他们的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政府的形象。在对基层干部进行考核时,引入群众评价机制,以民评作为鉴官的重要标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以民评鉴官,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基层干部的权力来自人民,理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群众评价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就是把评判权交给人民,让干部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把群众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从历史经验来看,民意评官早有先例且效果显著。汉魏时代的乡议选士制度,从选拔官员听取群众评议,发展到考核官员也参考群众评议。西汉刺史巡行郡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群众对当局施政得失的看法;唐宋时期,中央使臣、监察官员在巡行考察地方吏治时,也十分注重搜集群众意见 。古代官员重视群众意见,很多意见成为执政依据,“差评”太多还可能丢官。例如东汉灵帝时崔烈因群众对其买官上位的负面评价而惭愧,进而一心改变形象;北魏郦道元因施政苛刻被民众指责而就地免职 。这些都表明,群众的评价对官员有着重要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在当今时代,以民评鉴官更是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在一些地方,部分基层干部存在“唯上不唯下”的现象,只关注上级领导的评价,忽视群众的需求。一些干部在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打造“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对群众真正关心的民生问题却敷衍塞责。通过引入群众评价,能够有效打破这种不良局面。群众是基层干部工作的直接感受者和受益者,他们对干部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有着最直观、最真实的感受。只有让群众参与考核,才能考准考实干部,让那些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干部得到认可和奖励,让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受到批评和惩处。

那么,如何完善以民评鉴官的机制呢?首先,在考核指标设置上,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关切。除了经济发展等硬指标外,应将人居环境整治、医疗保障、基层治理、教育公平等群众关心关注的事情纳入考核体系,并且赋予这些指标合理的权重,引导基层干部将工作重心放在改善民生上。其次,在考核方式上,要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设立网络评价平台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确保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保护群众的评价权利,防止出现“被满意”的情况。此外,还要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将群众评价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职务晋升、奖励惩处等紧密挂钩,让干部真正感受到群众评价的分量,从而激发他们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民评鉴官,是完善基层干部考核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环节。只有让群众成为基层干部考核的“阅卷人”,才能打造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让人民满意的基层干部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让人民满意的崭新答卷。

上一篇:群众评分:基层干部履职的“晴雨表”

下一篇:领导干部家风,作风的鲜明注脚

推荐阅读
陕ICP备14011006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电话:tougaoj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pzj.towngov.cn使用 OK文库 Powered by 55T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