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其他评论 > 文章 当前位置: 其他评论 > 文章

筑牢生命防线 切实加强公园防溺水工作

时间:2025-07-22    点击: 次    来源:网评之家    作者:何梦宇 - 小 + 大


夏日炎炎,公园成为市民消暑纳凉的好去处,而水域安全也随之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江岸区园林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原则,严格落实上级部署,结合辖区公园水域实际,通过压实责任、排查隐患、科技赋能、宣传引导等多重举措,织密防溺水安全防护网,为游客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安全隐患的精准排查与彻底整治,是防溺水工作的基础。对辖区内所有涉水公园开展“地毯式”排查,从水深标识的清晰度到堤岸砖石的稳固性,从防护栏杆的牢固度到警示标语的醒目度,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隐患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即查即改”的行动力消除安全盲区。此外,建立救援设备“周检查、月维护”制度,确保救生器材始终处于“随取可用、取用有效”的状态,为应急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人防 + 技防 + 物防”的三重防线,为公园水域安全筑起坚实屏障。在人员防控方面,管理处加密重点水域巡逻频次,节假日、傍晚等高峰时段实行“一小时一巡”制度,巡逻人员随身携带对讲机,确保“险情发生即能响应”。在技术防控方面,监控系统全面升级,10 余个高清摄像头对准水域周边,监控室实行 24 小时值守,实现“异常情况实时发现、快速处置”。在物理防控方面,在深水区域加装护栏 30 余米,危险地段设置隔离网和绿化带,通过“硬隔离”阻止游客误入险境,尤其为儿童安全构筑“物理屏障”。

提升公众防范意识,是从源头遏制溺水事故的关键。让安全提示“看得见、听得到、记得住”:在公园入口、亲水平台等关键位置,规范设置防溺水警示牌,明确标注“禁止戏水”“水深危险”等提示及 24 小时应急电话;利用广播循环播放安全提示,电子屏滚动推送自救知识,横幅标语遍布园区显眼位置;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群体,工作人员主动上前提醒,引导监护人履行看护责任。这些举措如同“安全警钟”,时刻提醒游客敬畏生命、远离危险。

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是应对突发险情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定期组织防溺水应急演练,模拟“游客落水”“儿童走失近水区域”等场景,让工作人员在实战化训练中熟练掌握救生器材使用、心肺复苏等技能。同时,与属地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通过定期会商、联合演练,确保险情发生时“专业力量快速到位”。

安全防线的构筑永远没有“完成时”。下一步,区内涉水公园将把水域隐患排查转为常态化工作,动态更新问题台账;优化巡逻路线,在清晨、夜间等薄弱时段增派人手;增加演练难度,引入“夜间救援”“多人落水”等复杂场景;根据实际情况持续完善应急预案。

公园是市民休闲的乐园,安全是乐园的“生命线”。各公园以扎实的举措、细致的工作,为游客撑起“安全保护伞”。这种 “把隐患想在前、把工作做在前”的担当,值得肯定与推广。唯有全社会共同关注、多方协同发力,才能让每一片水域都成为安全之地,让每一次游园都充满安心与惬意。

 (作者:武汉市江岸区何梦宇)


上一篇:赓续抗战精神,基层绽放时代光芒

下一篇:没有了

陕ICP备14011006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