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其他评论 > 文章 当前位置: 其他评论 > 文章

以政治为舵、担当为帆、革命为桨:新时代青年在强国浪潮中破浪前行

时间:2025-05-15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青年运动在党的领导下焕发出磅礴力量,共青团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成为引领青年成长的先锋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肯定了新时代青年在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疫情防控等大战大考中的担当作为,为青年群体在强国建设中找准坐标、奋勇前行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以政治引领为舵,校准青春航向

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长的“总开关”。共青团作为“政治学校”,广大青年党员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脱贫攻坚一线的“90后”驻村书记们,于田间地头研学政策,在群众诉求中体悟初心,将个人理想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真心倾听群众呼声,正是政治引领转化为实践行动的生动例证。对青年干部而言,“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本质上考验政治立场。青年干部必须摒弃“官本位”思想,以“俯首甘为孺子牛”之姿扎根青年群体。面对快递小哥、新兴领域青年等新群体,创新工作方法,用“青言青语”讲好党的故事,让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浸润青年心灵,真正成为青年思想上的“引路人”。

二、以挺膺担当为帆,激荡青春力量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青年始终是最富活力与创造力的先锋力量。抗疫战场上,“95后”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以生命护佑生命;航天领域里,平均年龄33岁的嫦娥团队托举“嫦娥”逐梦九天,将千年奔月神话化为现实;科研前沿阵地上,“00后”科研新锐直面“卡脖子”难题,以创新突破构筑科技自立自强新高地。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科技创新前沿到乡村振兴一线,从社会服务基层到国际交流舞台,新时代青年正以奋斗之姿,生动诠释“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新时代青年人才当以“敢为天下先”的锐气,勇闯关键核心技术“无人区”,甘做基层治理“螺丝钉”,将专业所长转化为强国建设的磅礴动能。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以“突击队”的鲜明定位,锤炼团干部“能干事、干成事”的硬核本领,从深入推进“美丽中国[&][#]12539;青春行动”,到持续擦亮“青创中国”品牌;从搭建“团团带岗”直播平台助就业,到开展精准化职业技能培训促成长,既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找准发力点,又聚焦青年“急难愁盼”提升组织凝聚力,成为青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温暖港湾。

三、以自我革命为桨,夯实青春根基

“打铁还需自身硬”,共青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面对新兴领域青年聚集的新趋势,深圳“前海青年梦工场”团支部、b站“青年up主”功能型团支部创新实践,打破传统组织架构,将团组织建在产业链、兴趣圈上,让“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团的组织”成为现实。广大团干部要牢记“心无旁骛干好本职工作”嘱托,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锤炼严实作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抓基层、打基础。对青年党员而言,“源源不断为党输送健康有活力的新鲜血液”是使命所系,要始终保持“赶考”清醒,在主题教育中检视思想差距,在“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中净化灵魂,如“排雷英雄”杜富国、“时代楷模”黄文秀般,以“宁可透支生命,绝不拖欠使命”的担当,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砺品格、增长才干,让青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熔炉中淬火成钢。历史接力棒已交至当代青年手中,当“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成为动人青春誓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化作坚定行动自觉,广大青年人才、干部、党员更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中找准坐标、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既是党对青年的殷切期望,也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必须交出的历史答卷。

上一篇:胡锦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读报告

下一篇:弘扬网络正能量,共筑清朗网络家园

陕ICP备14011006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