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29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中,新时代中国以制度优势为根基、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以文明互鉴为纽带,展现出与世界各国平等对话的从容气度,谱写了"平视世界"的时代篇章。这一历史性转变,既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一、硬实力筑基:综合国力跃升提供平视底气 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大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15年超30[%];"天问"探火、"奋斗者"探海、c919翱翔天际,科技创新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建成全球最完整工业体系,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这些硬核成就的取得,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使中国在量子通信、特高压输电等战略领域抢占先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让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持续释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二、软实力铸魂:文明交流互鉴彰显平视智慧 故宫文创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国产影视作品在海外视频平台播放量超500亿次,孔子学院遍布159个国家和地区。这些文化现象的背后,是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敦煌研究院运用数字技术让千年壁画"活起来",《只此青绿》以现代舞蹈诠释古典美学,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深度交融。中国始终秉持"和而不同"的文明观,既反对"文明冲突论",也拒绝"文化霸权论"。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不同文明和谐共生贡献中国方案。 三、新格局谋势:全球治理创新贡献平视方案 面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中国主动承担大国责任。从向120多个国家提供新冠疫苗援助,到宣布"双碳"目标引领绿色转型;从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中国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全球治理的贡献者。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1届会议上,中国代表70余国作共同发言,强调发展权的重要性,为发展中国家争取话语权。这种既坚持原则又开放包容的外交实践,打破了"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开创了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四、共同体聚力:人类命运与共诠释平视担当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年来,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7.3万列,成为联通亚欧的"钢铁驼队"。在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中国技术助力非洲制造;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中巴经济走廊带来发展机遇。中国始终将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共同发展的坐标系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到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中国方案始终着眼于全人类福祉,展现出超越零和博弈的大国智慧。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平视世界的实践深刻表明:真正的自信源于自立自强,持久的尊重来自合作共赢。新时代的中国,既不做"仰视者"也不当"俯视者",而是以文明古国的智慧、新兴大国的担当、社会主义国家的品格,与各国携手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这种平视姿态,既是对五千年文明底蕴的传承发扬,更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担当。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以兼济天下的胸怀、开放包容的气度,与世界各国共同书写人类文明新篇章。 |
上一篇:构建教育支撑体系,形成教育、科技、人才 三位一体协同
下一篇:系好人生第一扣 走稳从政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