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2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姜轲蓝 - 小 + 大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不小压力。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典型的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频发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是全省乃至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地区之一,地震、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康定市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折多山将全市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三个小区,东部为高山峡谷区,西北部为丘状高原区西部为高原深谷区,地形复杂,垂直差异大,市境地处最著名的北西向鲜水河断裂带,北东向龙门山断裂带、南北向安宁河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别频繁。今年我国气候年景偏差,强降雨过程多、历时长,数据显示,7月中下旬至今的降雨量,则占入汛以来的五成以上,“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尤为重要。同时,今夏持续高温造成雪山融雪加快,加大了高山峡谷沟域流量,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一方面强化底线思维、忧患意识。把工作做到前面,把功夫下在平时,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结合本市灾害风险特点,针对性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加大对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力度,严防地震、山洪、泥石流等各类灾害,细化完善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监测预警、工程调度、抢险救援、救灾救助等协同机制,加强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和装备物资保障。另一方面,加快完善科学预警系统。学会通过精准的气象预测和水文监测,提前预知暴雨、洪水的到来,从而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在灾害发生时,要迅速反应调动资源,进行有效的救援和灾后重建,从制定应急预案、备足防汛物资、加强山洪泥石流的防范应对、加快推进基层防汛人员业务能力提升等各个方面仔细研究补齐短板,未雨绸缪才能不断提升防汛安全保障水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筑牢安全防线,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充分认识到可预测风险与未预测风险是共存的,常态化的风险管控能力并不等同于突发事件下的应急管理能力,避免产生虚假的“安全感”。针对各种极端、复杂情况进行情景演练和预测,按最坏的打算做最充足的准备,不断提高基层的自我保障能力。健全灾害预警和响应联动机制,完善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确保灾害来临时果断组织群众避险转移、紧急安置。加强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的政策宣传和解读,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寺庙针对性进行相关科普培训,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从以往的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灾害风险识别和防灾避险能力。 “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大灾害监测预警,尤其加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和人员密集区的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和接收能力建设,统筹运用互联网、大数据、自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和应急广播、大喇叭、吹哨子等传统手段,确保信息到户到人,有效解决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灾情发生后及时开展抢险救援,切实保障受灾群众生活,严防因灾致贫返贫。 防灾减灾,全民行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就能获得更为牢固的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定会不断提高。(四川省康定市基层选调生 姜轲蓝)
|
上一篇:推进教育公平 提升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