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议点评 > 文章 当前位置: 热议点评 > 文章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时间:2024-08-21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杨智方 - 小 + 大

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前进方向,吹响了新的改革号角。广大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一是强化信仰根基,深刻认识到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全会充分彰显了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全会取得的重要成果、作出的重大部署,对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党员干部,要在全面系统学中感悟真理,把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同学习二十大精神贯通起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把学习质效体现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思路、具体路径、具体举措上,转化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二是用初心护民生,奋力书写以民为本的“人民篇章”。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检验改革成败的关键,也是我们践行服务宗旨的现实要求。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背后,是“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生动缩影,是人民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双向奔赴”。
  
  实践的铁证昭示,人民群众不仅是改革的深厚土壤,更是推动改革浪潮滚滚向前的核心力量。唯有全面激发群众的热情、自主性与创新潜能,方能确保改革的车轮稳健前行,不断深入改革的腹地。改革的目的,在于增进人民福祉,这就要求我们心怀人民,目光向下,聚焦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与期盼,通过深入调研、细致摸排,精准把脉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切实可行、接地气的解决方案,确保每一项改革举措都能精准对接群众的“心之所向”,落在实处,暖至人心。
  
  改革的力量源自人民,作为基层干部,必须紧密依靠人民,脚踏实地深入村庄一线,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他们的实践经验中汲取智慧与力量。要将工作重心下沉,主动倾听民声、汇聚民智、顺应民意,紧密结合村情实际,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全力做好包保片村和各项民生工作,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
  
  三是用决心务实效,奋力书写改革答卷的“担当篇章”。“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安排部署是根本,推进落实是关键。不抓落实,不认真抓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决定》第60条突出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在“抓”的力道上深耕细作,秉持“钉钉子”般的坚韧与执着,一茬接一茬地接续奋斗,确保每一项改革任务都紧抓不放、一项紧随一项地扎实推进,每一环节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地高效办理,力求将改革的钉子精准无误地钉正、钉得坚实稳固、钉入深处。
  
  要在“落”字上见成效,落到《决定》提出的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中,进一步实现体制机制完善、职能配置优化、运行管理高效;落到全面改革的质与效上,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把“要我干”变成“我要干”,化末端治理为靠前服务,把“催着干”变成“马上干”,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要在“实”字上做文章,将改革目标锁定在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上。面对改革长征中的“娄山关”“腊子口”,勇于挑重担子、敢于啃硬骨头、善于接烫山芋,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走深走实。
  
  作为宣传战线工作人员,要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鲜活生动的事例,把全会精神讲好、讲活、讲透,让改革红利惠及千家万户;要着眼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在理论宣讲和文明实践宣讲中积极回答群众的问题,主动回应群众的心声,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让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结出硕果。(杨智方)

上一篇:意识形态工作架梁立柱

下一篇:推进教育公平 提升教育质量

陕ICP备14011006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电话:tougaoj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pzj.towngov.cn使用 OK文库 Powered by 55T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