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02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首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今年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发展,瞄准科技前沿,挖掘优势潜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当前,新洲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加快产业发展谋划,助力新质生产力成为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为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是重中之重。 一、培优扶强龙头企业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培优扶强龙头企业,必须强化科技创新,整理内部资源,提升劳动者素质,融入新质生产力。 一是发挥创新对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强原创性、引领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从产业发展和长远需求出发,要构建完备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配套体系,在高端芯片、工业软件、仪器设备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加快突破航运航天、绿色船舶、物流仓储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二是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规模经济。要以航空航天为引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入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多元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开展适应性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和产业发展需要,确保技能人才能力不掉队。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技能培训的前瞻性,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二、加快建设人才强区 人才是强国之本、竞争之基、转型之要。只有全方位培养、做好人才引育留用,激活人才“强引擎”,才能推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升。 一是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生产要素配置,促进生产力跃升。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协同推进机制,确保人才链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布局,形成以人才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以产业为支撑、以资金为保障的良性循环,实现人才、技术、产业和资金的高效配置。 二是加快自主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自主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工程。鼓励企业发挥人才集聚示范作用。加强人才项目申报培训与指导,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快产教融合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培训。优化专业设置,增设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关的专业,培养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三是多渠道吸引顶尖创新人才。要加强跨界引进,通过对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创新人才引进,打破地域限制,学科壁垒、领域隔阂,提高人才流动的效率,促进人才资源的畅通流动。要用好各种平台和机制,探索以顾问指导、联合攻关、成果转化等方式,实现人才共享共用和协同创新。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培育之土、市场主体活力之源。抓好营商环境建设,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打造投资兴业的热土、干事创业的沃土,为高质量发展营造重要环境支撑。 一是完善机制“创”项目。用好援企惠民政策,在支持创业方面继续推行上门“一站式”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以“网上办、上门办、一次办、快递办”等四项工作举措,全力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快报快办快放,解决自主经营资金难题,形成大众创业局面。 二是优惠政策“引”项目。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在执行各项援企惠企政策的基础上,拿出土地、资金等利好条件,热忱欢迎装备制造、原料供应、研发检验、包装材料、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和文化旅游等关联企业来新洲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二是优化环境“聚”项目。坚持定期到企业、项目一线走一走、看一看,切实推行“零距离”服务模式,帮助企业解难题、攻难关。高效服务不拖拉,全力以赴为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搞好服务,切实推动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
上一篇:人才蔚起助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