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1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nbsp; 2025年7月1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上半年共立案52.1万件,处分42万人,其中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29.8万人。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和处理84.3万人次,第一种形态占比49.4[%],第二种形态占比40.4[%],第三种形态占比5[%],第四种形态占比5.2[%]。 从今年的数据来看,反腐的高压态势只增不减。上半年立案52.1万人,较去年同比增长28.64[%],并且从立案的群体来看,从省部级到村书记、村主任,人数都呈现了增长,这表明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在立案处理方面仍然把肃清腐败、惩治官吏作为纪检工作的重点任务。从“四种形态”处置情况来看,上半年第一种形态占比49.4[%],第二形态占比40.4[%],第三种形态占比5[%],第四种形态占比5.2[%]。相较于去年同期的占比情况来看,第一种形态占比下降了12个百分点,第二种形态的占比上升了10个百分点,第三、第四种形态占比均上升了1个百分点。这反映出上半年对违纪案件查处的惩治力度在不断加强,党纪处分和重处分的占比不断提高。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和反腐败斗争的推进,为什么发现的问题和处理的案件反而越来越多?以个人拙见来看,一是反腐力度持续升级,隐藏案件加速暴露。反腐败行动越深入,越能挖掘出隐藏在深层次的腐败问题。就像大扫除一样,一开始可能只是清理表面的灰尘,但随着清理的深入,角落里的垃圾也会被清理出来。同时,历史积压案件在持续高压下被系统清理,导致短期内案件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二是社会监督与舆论透明度提升。公众参与反腐的渠道拓宽,加之官方主动披露案件细节以强化震慑,使更多案件进入公众视野。这种“可见度增加”易被误读为“腐败增量”,实则是反腐成果的公开化体现。三是系统性腐败暴露与连带效应。反腐从个体查处转向深挖利益链条,逐渐呈现出“拔除一个带出一片”的特点,这样的方式也导致了阶段性案件的数量上升。但相信这种案件数量的提升是阶段性的、是短期性的,我们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
上一篇:新时代年轻干部“三重奏”——当好新时代学习者、奋斗者、服务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