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特别资讯 > 文章 当前位置: 特别资讯 > 文章

奈雪“青蛙茶”事件:怎能对食品安全选择性失明?

时间:2025-06-2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魏昕瑜 - 小 + 大

近日,奈雪的茶因消费者在茉莉花茶包中喝出整只干瘪青蛙的骇人事件再度站上舆论风口,奈雪的茶6月23日表示,公司高度重视此事。(6月23日 中国新闻网)尽管品牌方迅速与当事人达成赔偿协议,但这一事件绝非个案赔偿即可翻篇,而是暴露出新茶饮行业在高速扩张下对食品安全的系统性漠视。
一只青蛙从原料采摘到最终进入消费者茶杯,需闯过生产、加工、检验等多重关卡,却能在众目睽睽下“潜伏”至今,足见奈雪对供应链管理的松散。事件曝光后,品牌初期以“供应商休息”为由推诿的态度,更折射出将责任转嫁上游的惯性思维。这并非奈雪首次因食安问题致歉——2021年,其门店被曝使用腐烂水果、篡改标签,遭顶格罚款;2024年天津门店因使用过期原料被查处。屡罚屡犯的背后,是企业将“规模至上”置于安全之上的短视逻辑。
奈雪的困境其实是新茶饮行业的缩影。为抢占市场,品牌们沉迷于新品研发与营销包装,却对原料溯源、生产卫生等基础环节“睁只眼闭只眼”。这种“重速度、轻安全”的风气,使得行业频现蟑螂乱爬、隔夜食材复用等乱象。监管部门虽已介入奈雪事件,但运动式检查难以根治痼疾,需建立常态化、高威慑的惩戒机制,如对涉事企业实施“行业禁入”等硬性约束。

食品安全是餐饮行业不可逾越的红线。餐饮品牌若继续将安全视为“成本”而非“投资”,再炫目的营销也难掩品牌崩塌的危机。唯有将“零容忍”嵌入从农田到茶杯的每一环,方能真正守住舌尖上的安全。

魏昕瑜

上一篇:“江豚杯”创新创业大赛重磅来袭!90万奖金助力零售创新先锋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阅读
陕ICP备14011006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