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议点评 > 文章 当前位置: 热议点评 > 文章

“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探秘古代廉政思想

时间:2024-01-20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郝磊 - 小 + 大


 

古代中国的政治哲学中,“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这句话揭示了廉政的重要性。它意味着,民众不是害怕领导者的严厉,而是敬畏领导者的廉洁。

我们要理解“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在古代,领导者通过严格的法制和纪律来维护社会秩序,但这种方式并不能赢得民众的真心敬畏。相反,领导者以廉洁自律,为人民服务,才能赢得民心。这一点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得到印证:“吾闻之,明主知敌,贤臣贵敬。愚者闻吾之称矣,而不识吾所以称之。吾所以贵敬者,吾能任贤贵士,明察敌国,任地攻城。然不自谓贵,故人不畏吾严;吾能谨祭祀,重国币,以信守国之宝,然不自谓贵,故人不畏吾富;吾能贵贤贵士,然不自谓贵,故人不畏吾尊。三者吾皆焉用之?用三者之诚,故人畏吾廉。”

古代廉政思想的核心是领导者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这一点在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中都有所体现。如《论语·为政》中提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意味着领导者的品德就像风一样,会影响到民众的品德,就像草一样随风倒。因此,领导者要以自己的廉洁行为带动民众,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古代廉政思想还强调领导者要为民办事,解决民生问题。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平原君虞卿说:“吾闻之,明主知敌,贤臣贵敬。愚者闻吾之称矣,而不识吾所以称之。吾所以贵敬者,吾能任贤贵士,明察敌国,任地攻城。然不自谓贵,故人不畏吾严;吾能谨祭祀,重国币,以信守国之宝,然不自谓贵,故人不畏吾富;吾能贵贤贵士,然不自谓贵,故人不畏吾尊。三者吾皆焉用之?用三者之诚,故人畏吾廉。”这段话表明,领导者要以实际行动为民办事,解决民生问题,从而赢得民心。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廉政思想在实际治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北宋时期的范仲淹为例,他担任杭州知州期间,实行廉洁政治,深得民心。在他的治理下,杭州城繁荣昌盛,民众安居乐业。这也证明了古代廉政思想的正确性。

“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这句话传达了古代廉政思想的精髓。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从中汲取智慧,积极推进廉政建设,以实现社会和谐、国家繁荣。首先,领导者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其次,领导者要为民办事,解决民生问题。最后,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廉政政策的落地生根。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民心,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郝磊)

上一篇:金融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

下一篇:加强人才建设是新时代的重要部分

陕ICP备14011006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