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1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乡镇农村如何在八项规定精神教育中走深走实 [&]nbsp; 2025年全国两会后,党中央部署开展为期数月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但对于乡镇农村来讲,作为国家治理的末端,推进其学习教育存在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一是农村干部虽然更贴近群众,但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年龄结构普遍偏大。二是农村干部存在经验主义倾向,片面认为自身基层经验丰富,不愿意在学习教育中投入大量精力。三是农作各项工作较为具体且情况错综复杂,需要综合考量学习教育的综合实效。 针对上述的问题,在推进八项规定精神教育时,要考虑以下方面。 一是以乡土化方式创新教育载体,破除"水土不服"。农村干部年龄大、学历低,对学习理解上存在“看不懂字、迈不开腿”的情况。所以要融合地方文化元素,将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群众语言。例如:编排方言快板剧演绎典型案例,绘制廉政主题农民画上墙,利用农闲时节组织"村头廉政故事会"。要让农村干部在此次学习教育中用最能接受的方式学到真东西。 二是以身边案例为抓手,强化典型案例警示效果。要切实把身边农村干部违纪的典型案例摆到面上,选择时间最近、范围最近的案例,更要注重选择几个看起来有资历、有经验的典型干部案例,要让每个农村干部都筑牢廉洁自律的底线,摒弃因年龄大、经验多产生的麻痹思维。 三是结合农村实际讲纪律。我们对待农村干部出现的问题,要全面地看、客观地看,在对纪律条例、处分法规等进行解释讲解的过程中,要把农村干部的具体工作情形结合进来,要考虑到村干部在工作中确实存在的客观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要通过对一项或多项工作问题的情形剖析,触类旁通地让村干部理解其纪律要求。 |
上一篇:让好作风成为干部的鲜明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