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16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党员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从严从实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充分调动和激发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广大党员在新时代新征程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基层的生活是枯燥的、基层的工作是复杂的。党员特别是年轻党员满怀热忱投入基层的广阔天地,在单调重复的工作和生活中容易挫伤积极性,在思想上容易产生偏离,陷入“怀才不遇”的思想怪圈,产生“大材小用”的错误想法。只有给予党员关怀和引导,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支持和信任,他们才能主动作为。 一是帮助排忧解难,健全和落实党员关怀制度。落实落细谈心谈话制度,重视党员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与党员沟通交流,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党员释放和减轻压力,使他们轻装上阵,为他们加油鼓劲;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将容错纠错机制和追责问责有机结合,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充分利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担当、支持创新的重要作用,为党员创业干事消除后顾之忧,为他们撑腰壮胆、鼓劲打气,确保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干大胆闯;落实体检、工会、公休等基本制度,保障党员基本权益,对基层党员特别是工作在困难艰苦地区和战斗在乡村振兴第一线的党员,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主动帮助其释疑解惑,在提拔任用和待遇上予以倾斜,让他们安心工作,更好履职尽责。 二是严管就是厚爱,是对党员的极大保护。通过严管对党员形成约束,让党员积极履职。落实“严管”要求,完善问责制度,加强对党员履职尽责的约束和管理。如果党员被围猎,自身没有筑牢“防线”就容易将原则、规矩抛之脑后。如果组织管理宽松软,就会使许多纪律要求成为“稻草人”,党员就容易在“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花言巧语中迷失自我,在“富贵险中求”的侥幸心理中铤而走险,在“法不责众”的错误认知中身陷囹圄。如果组织管理严格一些、各种监督全面到位一些、党员处理及时有力一些,出现问题的概率就会减少很多。 关心关爱党员是严格管理党员的出发点,严格管理党员是以关心爱护党员为基础的,严管和厚爱缺一不可。在党员管理上既体现坚定的原则性,又要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当严则严、当宽则宽。只有将严管和厚爱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激励“想干事、能干事”者更有激情去干事,倒逼“想偷懒、不作为”者主动去干事。 |
上一篇:“羊毛月”发表争议言论引反思:公众人物更应引导正确就业观
下一篇:激活“人才引擎” 赋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