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2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近日,习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总书记深刻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锚定重点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为全党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社会工作涵盖新兴领域党的建设、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基层治理、信访、志愿服务等多项内容。做好新时代党的社会工作,不断扩大社会参与、协调社会利益、防范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对于我们走好党的群众路线,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领导作为最鲜明的政治方向,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统筹各类资源,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全面发展。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依靠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我们都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起来,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充分发扬群众自治的精神,让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我们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群众自治机制,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在决策、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上,都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强化基层法制建设,及时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 团结奋斗谱新篇,凝心聚力向未来。我们要充分发扬群众自治的精神,强化基层法制建设,不断创新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实干笃行,砥砺奋进,为以基层治理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