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议点评 > 文章 当前位置: 热议点评 > 文章

有力有效抓好“三农”重点工作:基层干部的角色与行动

时间:2024-10-25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并指导“三农”工作,为新时代新征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提出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路线图”,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并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建设和治理水平。在这一背景下,基层干部作为“三农”工作的尖刀兵,其角色和行动显得尤为重要。

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成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不仅要了解农业农村全国整体局势,还要清楚自己所在农村的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符合当地农业优势、具有优秀市场前景和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农村产业。同时,基层干部要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强支部班子队伍,凝聚党员力量,形成组织合力。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推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还要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充分利用基层的广阔天地加强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形成一支战斗力强、纪律性严的驻村帮扶队伍。

面对如何加快产业转型促进乡村发展、如何夯实基础推进乡村建设、如何加强整治改进乡村治理等一系列重点工作任务,要知重负重,冲在一线,要以“事不避难勇担当”的精神,不谋虚功,只谋实干,切实担当起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时代重任。

在产业发展方面,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拓展服务领域和模式,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生产、劳务等居间服务。

在乡村建设方面,要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善农民参与和长效管护机制,统筹农村供水、道路、能源、信息和住房安全等建设,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

在乡村治理方面,要健全党的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解决“小马拉大车”等基层治理问题。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设平安乡村。

上一篇:弘扬传统美德,共筑社会和谐——基层干部的角色与使命

下一篇:真抓实干,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基层干部的行动指南

陕ICP备14011006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电话:tougaoj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pzj.towngov.cn使用 OK文库 Powered by 55T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