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26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张雨行 - 小 + 大
“枫桥经验”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其核心要义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问题。作为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不断拓展内涵和外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新时代“枫桥经验”。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关乎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植根基层,深耕基层,“坚持矛盾不上交”是新“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新枫桥经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将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党建引领是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注重源头治理,通过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加强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激发群众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提升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同时强调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来预测和防范社会风险,创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效率,推动基层治理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特点。不仅关注物质生活的改善,还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口流动加剧,城乡差距缩小但仍存在差异,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不断涌现。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复杂性也增加了治理难度,如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变化给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施带来了一定难度。 总之,新“枫桥经验”在新时代为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它以其独特的理念和实践,不断推动着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作出了积极贡献。面对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治理理念、完善治理机制、提升治理能力,使其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