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18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郝雅佳 - 小 + 大
薪火相传,守护传统文化“生命源”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时,向全国发出了重要号召——尊崇热爱中华文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这一讲话不仅聚焦于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更引导人们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使命。 走进青铜器博物院,习总书记感叹于青铜器作为中华文明瑰宝所蕴含的深厚历史与独特文化价值。他强调,要通过对这些文物的保护和研究,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考察,仅仅是一个起点,更是面向未来的动员令。宝鸡作为享有"青铜器之乡"美誉的城市,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蕴含着保护与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使命。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炬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在历史长河中探索,感悟文化“纹理相融”。从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孕育了青铜器这样的灿烂文化瑰宝,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我们要尊崇中华文明,将历史遗产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源泉。举一反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贯通可以促进国家认同感的增强,帮助我们在全球化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立足点,构建强大的文化自信。 在博物馆展柜前驻足,见证工艺“日新月异”。从博物院的展陈中,可以看到技术与文化的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热爱中华文明,让文化思想不断创新发展。当前新技术的应用为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契机,通过科技手段更好地保护、修复和展示文物,使历史更加鲜活、亲切。这样的融合,不仅延展了历史文化的生命力,更让我们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温度与现实的脉搏。 在文物中解读历史,激发传承“无穷活力”。从文化自信出发,中华文明赋予我们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的传承不仅仅局限于文物的保护,更需要将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新时代的我们,既是继承者,也是发扬者,担当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光彩的重任,把文化自信融入到个体生活和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形成人人都是文化传承者的良性循环。 正如《礼记》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文明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新时代的我们,既是传承者,更是创新者。我们的使命是在现代社会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焕生机。通过每一个人的努力,将文化自信融入日常生活和国家发展之中,形成人人参与的好风气。 |
下一篇:深入实际,了解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