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22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张志进 - 小 + 大
[&]nbsp; [&]nbsp; [&]nbsp; [&]nbsp;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深化党的建设改革与基层减负成为重要议题,这不仅是对新时代党的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出发,探讨其内在联系、重要意义及实践路径。 一、深化党的建设改革:引领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涉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旨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深化党的建设改革,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同时,要注重发挥党内法规制度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基层减负:激发基层活力的关键举措 基层减负是深化党的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基层工作面临着任务繁重、压力巨大的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层减负的关键在于精准施策、务求实效。一方面,要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文件、检查等负担,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工作力量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的能力和素质,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复杂多变的基层工作。同时,要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基层工作实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深化党的建设改革与基层减负的相互促进 深化党的建设改革与基层减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深化党的建设改革为基层减负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内法规制度等措施,可以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基层减负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基层减负也是深化党的建设改革的重要体现。通过减轻基层负担、激发基层活力等措施,可以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更加专注于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等中心工作,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深化党的建设改革和基层减负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这两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同时,要注重将深化党的建设改革与基层减负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张志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