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初录 - 小 + 大
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为人民日常生活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在网络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滋生了许多顽瘴痼疾、风险乱象。2024年,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全面覆盖网上重点领域环节,着力研究破解网络生态新问题新风险,重点开展10项整治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有效破除网络上存在的风险乱象,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扎实推动将进一步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为广大网民营造一个美好的网上精神家园。 “清朗”网络要孕育文明,向上向善。走中国式现代化的网络强国,要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作为支撑,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互联网发展治理全过程,引领网络文明建设从开局破题、全面铺开到纵深推进。新时代网络空间思维活跃、观点碰撞,各类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营造天清气朗的网络风气就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为积极健康的思想创造载体,让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使网络空间成为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新空间。向上向善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是全体网民的共同追求,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用科技创新手段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敦煌研究院围绕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通过数字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科技手段将千年敦煌文化与现代数字科技完美融合,为广大网民提供了线上文化盛宴。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劳动模范、时代榜样、身边好人等模范人物及其优良事迹,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网络传播经验评选等活动在互联网上的大力宣传推广,引得无数单位、个人积极参与,持续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网络风尚。 “清朗”网络要以人为本,依靠群众。网络建设惠及全体人民,要将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准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切、反应最强烈的问题。要不断丰富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顺应民心的平台渠道,通过互联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对于收集的问题情况要及时调查、答疑解惑、紧密联系,而对于有益发展的建设性意见也要畅通渠道反馈采纳,做好党贯彻方针政策与群众保持紧密联系的桥梁。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建立方便网民举报问题现象的渠道和机制,不断提升反馈处置效率,让每一位网民都能参与到“清朗”专项行动之中,2023年全年受理处置网民举报线索2.06亿件,同比增长19.5[%],全国主要网站平台受理举报1.9亿件,同比增长21.4[%],数据大幅增长的背后,是全民参与构筑网络安全监督防线的共同努力,让不良信息第一时机被发现处理,不断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清朗”网络要综合治理,惩防结合。网络治理事关国家发展大局,涉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在法制保障、技术支撑、行业自律等方面多措并举,不断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网络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网络治理要有法可依、依法治网,坚持党对网络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在造谣抹黑、网络暴力、无底线引粉、虚假低俗等方面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对违反公序良德、法律法规等行为严格执法,例如四川大凉山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一些网红团队嗅到“商机”,开启了卖惨摆拍、虚假宣传并借机带货牟利的违法违规行为,不仅扰乱了网络秩序,也消耗了社会社会信任,相关团队最终也无法逃脱司法机关的审判。此外,要重点关注青少年网络安全,青少年作为网络使用的重要人群,容易受到不法信息侵害,2023年3月17日,一篇题为《被挂在黄色网站上的女孩们》的文章在网络上传播,被害人被其同学赵某某在网络中恶意p图和造黄谣,最终赵某某因传播淫秽物品,被警方依法拘留十天,同时学校对其给予开除学籍处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上的为所欲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依法加强对青少年网络保护工作至关重要,要不断加强家庭、学校、政府等多方引导协调,共同推动青少年健康上网。 “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是保护网络空间风清气正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措施。让我们积极参与网络空间治理,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向上向善生机活力,不断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同建设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天津市河西区挂甲寺街道 初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