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享受的同时也逐渐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养宠物成为当代人解决护孤独的主要选择,宠物中养狗占多数。小狗作为一种通人性的宠物,可以给年轻人解闷给老人解闷,但是与此同时也滋生了一系列问题。或是狗狗随地大小便影响市容、夜晚犬吠声制造噪音、流浪狗传播疾病等等,这其中狗咬伤人是最大的问题。 2023年10月16日上午,四川成都崇州市一小区内发生两只狗撕咬一幼童的事件,幼童伤势严重,此事一经传播便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表示,遛狗不牵绳,无人监管狗伤人,狗主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此话题一出,在新浪微博上便有27.8万人对此话题进行讨论分析,其中有25.7万人一致赞同狗主人应该受到法律制裁,少部分支持其他选择。通过投票结果即可看出,广大网友对幼童的心疼以及对狗主人不负责的养狗行为的愤怒。 那么,遇到这类因狗主人的疏忽导致恶犬伤人事件,狗主人到底应不应该入刑呢? 社会需要秩序,养狗需要规范。狗伤人事件的出现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随着养狗人数的增多,此类问题更是屡出不穷。比如今年9月,浙江温州一女子在住处洗衣服时,被隔壁房东放出的阿拉斯加犬咬伤,送到温州市中心医院百里坊院区救治,共缝了500多针;9月9日,贵州凯里一老人带着孙子正准备回家,途经地下车库时被一条恶犬咬伤,两人身上都布满了咬痕和抓痕,后抢救了大约4小时才保便纷纷住性命,老人左手终身残疾;11月1日下午,湖南邵阳10岁男孩放学后在学校附近被一只阿拉斯加犬咬伤,术后被转入ICU重症监护室,直到11月4日才从ICU转入普通病房。据《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度中国城镇犬只数量为5119万只。根据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被猫狗咬伤的人数约有4000万。该数目之庞大也正好说明了此类问题的严重性,已经规范养狗的紧迫性,若是对此类行为不加管理,则狗伤人事件只会更多,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构建良好养狗环境,主人入刑不一定行。四川幼童被咬事件一出,网友所支持的狗主人入刑这一提议,若是真能实施,在一定程度或许能够遏制狗伤人事件的发生,但是也会造成不良后果。我们应看到,并不是所有狗伤人都是由于狗主人的疏忽,有些狗本身就是猛犬性格凶猛,天生带有攻击的特性,这时若是伤人惩处狗主人会不会显得“没有人情”?再者,入刑并非是三言两语的事,入刑的行为需极其严重且危害国家社会极其人民的安全,显然,狗伤人的性质还没达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构建良好养狗环境,抓好整治不刑也行。在四处幼童咬伤案出来后,各地各部门都采取了相关措施,列出了禁养犬的名单,在相关平台上发布了规范养狗的行为,同时也对流浪狗进行合理的安排。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遏制狗咬人的不好现象,同时也能让网友们冷静下来思考,而不是由着网络戾气所带偏。遇到任何热点事情,我们应该理性关注,而不是成为被带节奏的一员,也不要渲染极端情绪,凡事应该进行综合思考,顾全大局,从长远来看。 养狗本身没有错,不规范大错特错。我们要想构建良好的养狗环境杜绝狗伤人的隐患,则需要政府部门广大民众携手共进,把规范养狗和长效治理结合起来,狗主人应把外部监管与自我约束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消除狗伤人危害的合力,共同构建和睦相处的社会环境达到不刑也行的结果。(陈佳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