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议点评 > 文章 当前位置: 热议点评 > 文章

拜人民为师贵在“真”重在“实”

时间:2023-09-2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一文,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把群众意见视为执政之尺,倾听民声、体察民情、汇聚民智、回应民盼的生动故事。在上海静安的活动室里,他从居民手里接过棕色编织牛,铭记“孺子牛”的嘱托;在河北正定的“诉苦会”上,他直指嫌贫爱富式调研的弊端,回应“只唯实”的期盼……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经验的代名词,唯有俯下身子、甩开膀子,真真切切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取经,才能找准路子、干出样子,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

秉持真心实意的态度。“拜人民为师”不能是一阵风似的、走过场式的拜师学习,必须放下架子、持之以恒地谦虚求教。人民是最好的老师,基层是最大的课堂,每个领域都有精深广博的“智多星”,每个镇村都有饱学多闻的“田秀才”,唯有拜师于民、问计于民,才能汇聚人民智慧、集聚人民力量。因此,“拜人民为师”必须转变思想、端正作风、摆正位置、蹲下身子,秉持诚信、虚心、恒心的态度,恭恭敬敬地向人民群众学习,脚踏实地向人民群众求教。机关干部当敏而好学,求教深入一线的基层工作者;农业干部要不耻下问,取经满身泥泞的田间务农人。唯有下定学习之“真心”,才能换得群众之“真招”。

练就真才实学的本领。“拜人民为师”不光是响亮“口号”,更要落到实处。目前,虽然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养日益提升,培养选拔了越来越多高学历、专业型的干部人才,但我们应永远铭记人民是伟大的创造者,是千千万万个“诸葛亮”,依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因此,“拜人民为师”这个看家本领不能丢,必须坚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深入田间地头、厂矿车间、房前屋后,与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一起交流讨论问题,了解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体会人民群众的勤奋辛劳,学习人民群众的技能手艺,感悟人民群众博大精深的才智,真正做到从人民群众身上获得真知、增长才干、练就智慧。

践行真抓实干的初心。“一切为了人民”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价值追求和初心使命,“拜人民为师”归根结底是为了掌握更多技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因此,要将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将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真诚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把从人民群众那学到的才智转化为为民办事的硬实举措,帮助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身边事”“心头事”,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以真情付出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

上一篇:总有一趟旅游专列,承载你的诗和远方

下一篇:增强创新意识 提升工作能力

陕ICP备14011006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电话:tougaoj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pzj.towngov.cn使用 OK文库 Powered by 55T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