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6 点击: 次 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网络投稿 - 小 + 大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化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的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筑牢纪律意识。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我们年轻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事关政治生命、事业成败和个人成长,自觉锤炼党性修养,以优良作风展现青春作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贡献智慧与力量。 [&]nbsp;一、筑牢思想根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作风问题的本质是党性问题。年轻干部处于事业起步期,党性锤炼的深度直接决定了作风建设的厚度。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的核心所在。年轻干部必须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作风建设的根本,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深刻理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内涵,将其内化为高度的政治自觉,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定力,时刻警惕“小节论”“无害论”等错误观念侵蚀思想防线。 思想根基的夯实离不开对作风建设的清醒认知。年轻干部承载着组织的精心培养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更应认识到作风不仅关系个人成长,更关乎党的形象和事业传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培养一个领导干部比培养一个飞行员的花费要多得多,而更多的还是我们倾注的精神和精力。”这要求我们必须以“检身若不及”的自觉,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和一种生活常态,将党的优良作风融入血脉,从思想源头上杜绝“四风”滋生,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nbsp;二、锤炼务实作风,做行动上的实干家 年轻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核心在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我们践行务实作风指明了方向。我们需将“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评判标准,把群众急难愁盼的“小事”当作担当尽责的“大事”,在为民服务中砥砺初心使命。年轻干部要主动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拜人民为师,诚意接受群众监督。在制定政策、落实工作中,必须坚决抵制坐而论道、不务实功的不良作风,杜绝消极应付、敷衍塞责的行为,以“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nbsp; 务实作风的养成需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严起。年轻干部思维活跃但经验相对不足,易陷入“避责思维”或“衙门习气”的作风陷阱。必须珍惜组织提供的干事创业平台,自觉在“小事”中磨砺心性,管住“第一次”、守住“细微处”,积小成大、化风成俗。要把握好“遵规守纪”和“实干担当”的辩证关系,树立靠实干立身的事业观和成长观,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应对复杂局面中增长真本领、锤炼硬作风。年轻干部要发挥学历高、学习能力强的优势,改进学风文风,将政策文件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将组织要求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行动,真正成为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三、永葆清廉本色,做纪律上的清醒者 年轻干部处于成长黄金期,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与考验,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反面案例警示我们,干部腐化堕落往往始于小事小节失守,作风溃堤常常源自“第一次”失守。年轻干部必须增强纪法意识,常怀敬畏之心,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低与高”“破与立”的关系:生活标准低一点,工作标准高一点;工作姿态低一些,能力水平高一些;破除因循守旧观念,树立勇于创新意识。要严把“权力关”“情趣关”“家风关”,净化社交圈、生活圈,防止“枕边风”成为破纪突破口,做到八小时内外、人前人后、网上网下一个样。 纪律意识的强化需要贯穿职业生涯全过程。年轻干部要以警示教育中的反面典型为镜鉴,深刻认识“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历史教训,正视“四风”背后风腐一体的严重危害。要常同中央要求“对标”,常拿党章党规“扫描”,常用群众期待“透视”,常与先进典型“对照”,三省吾身,防微杜渐。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终身课”,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树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观念,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唯有如此,年轻干部才能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定力,成为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必须以锲而不舍的韧劲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中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自觉将作风建设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把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践于行动,让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融入血脉,努力成为党的优良作风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以过硬作风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青春答卷。 |
下一篇:没有了